高质量发展苏木镇党委书记访谈 | 侯东:强党建 促振兴 推动高质量发展
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下辖7个嘎查,常住人口1215户3605人,是一个汉、蒙、回、满、土家等多个民族聚居的苏木。地域广阔,水草肥美,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。近年来,该苏木以“强党建、促振兴”为载体,将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共同部署谋划推进,探索出一条“强堡垒、兴产业、善治理”的党建助推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记者:侯书记您好,都说“火车跑的快,全靠车头带”,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条路上,党组织这个“车头”是如何发挥作用的?
侯东:我们苏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、重要指示精神列为苏木党委会“第一议题”和中心组学习“第一主题”,认真落实上级党委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,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,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,强化政治担当,做到思想上对标对表、行动上紧跟紧随。2022年上半年,我们开展中心组学习和全体集中学习57次,召开党委会、党政联席会议22次,组织开展了嘎查支部书记比武争星半年联评联述活动,并以“强党建、促振兴”为载体,将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共同部署谋划推进,扎实有效地推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。另外,我们苏木是个多民族聚居的苏木,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,我们开展了“民族团结一家亲”结对帮扶活动,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持续扎根,2021年我们苏木获评第四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。俗话说“人心齐,泰山移”,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是全苏木共同的奋斗目标。
记者:那额尔登布拉格苏木以党建为引领,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哪些新成效?
侯东:近年来,我们苏木坚持质量兴农、绿色兴农、科技强农,主要从守住种植业“基本盘”,拓宽养殖业“新局面”,注入经济发展“新动能”,亮出旅游业“新名片”四个方面,建立完善“党建+龙头企业+支部+群众”的工作机制,推动产业发展向高质量迈进。比如:投资1200万实施一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,引进订单青储玉米2.2万亩,高标准打造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牧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,建成“科技小院”;加快智慧农业、北斗导航播种、无人机植保、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,全面开展“四控”行动,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;推动蒙牛10万头奶牛高端奶产业基地、牧原200万头生猪养殖、星连星乐高牧业、谷昌农业发展公司等项目落地建成,创造2千多人就业岗位,辐射周边5万农牧民增收,带来的经济效益显着;公忽洞嘎查投资189万在奶产业园区建设养殖配套设施,集体经济年增收12万元;推动产业链条式发展,商砼站、烘干塔、仓储厂陆续建成,仓储总容量达20万吨;同时鼓励群众发展生猪、肉羊等优质特色养殖业,建成养猪场2家、养殖专业合作社24家,推进“种养加相互促进”循环发展模式;投资49万购买蒙古马,依托阿日齐移民新村周边打造旅游产业园,力争与乌梁素海景区、采摘园、科技小院、智慧农业园、天池、蒙牛园区形成草原精品“一日游”路线,全面开启“农文旅融合”新篇章。
记者:产业兴旺,村美民富,是每个生活在农牧区群众的心声。高质量发展也体现在基层治理的各个方面,侯书记,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在促进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方面是如何做的?
侯东:近年来,我们苏木深入推进网格化“微治理”模式,划分治理网格34个,建立“四级包联治理网”体系,组织开展疫情防控、人居环境整治、矛盾调节等服务,筑牢基层稳定防线。嘎查管理日趋规范,通过“四联四抓”整治模式,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评选出“星级文明户”“干净人家”,奖励先进、鞭策后进,村容村貌极大改观。坚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完成两轮防返贫监测工作。同时,我们采取“三聚焦、三强化”举措,落实“五强”创建标准,推动“最强党支部”创建向纵深发展,通过嘎查书记半年联评联述,考核评选3个最强支部,创建比例达到57%。
记者:侯书记,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下一步有哪些打算?
侯东:下一步,我们苏木将在推行嘎查党支部自主领办、合作领办、异地领办合作社等方面下功夫,借助蒙牛、星连星、谷昌等龙头企业在肉牛养殖、饲草加工、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,通过党建引领促产业振兴,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。